量子场论的四层本体论框架:从量子真空到现象现实

量子场论和物理学哲学的基础性挑战之一在于传统的二元本体论分类——将存在简单地划分为“真实”与“非真实”。经典观点认为物质实体是真实的,而心智建构或理论实体是非真实的。然而,虚粒子等量子现象动摇了这种简单二分法:这些不可观测的实体通过影响可测量现象,对存在的本质与模式提出了深刻质疑。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从量子真空、虚拟层级延伸到量子层级与现象现实的四级本体论架构,构建从潜存性到现实化的连贯谱系。该框架不仅澄清了量子理论的解释困境,还为不可观测域与可观测域提供了统一认识视角。 具体而言,量子场论中的虚粒子在力传递过程和实粒子可测属性修正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产生于费曼图数学结构内部,虽不可直接观测,却引发了诸如兰姆位移、卡西米尔效应等真实可测现象。哲学层面看,这引发了深刻本体论诘问:若不可观测实体能影响可测量现象,是否还能简单地将其归为“非真实”?反之若承认其实在性,其存在模式又当如何界定?传统“真实/非真实”二分法已不足以解释量子过程的本体论内涵。为突破这一局限,该工作构建了四级本体论层级体系。

作者单位: VIP可见
提交arXiv: 2025-11-08 21:02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