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网络活动的类量子表征:'心理纠缠'建模

类量子建模(QLM)——即量子理论在物理学以外的应用——正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认知学、心理学和决策行为等领域。在认知科学中,应区分QLM与Hameroff-Penrose学派以及Umezawa-Vitiello学派提出的量子还原主义模型。QLM不仅关注大脑中的量子物理过程,更着眼于宏观神经结构实现的类量子信息处理。尽管认知与决策的QLM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脑内振荡性神经网络功能与类量子行为模式之间仍存在认知鸿沟。近期,该研究团队通过广义概率论和前量子经典统计场论(PCSFT)——一种超越复希尔伯特空间形式的随机场模型——正逐步弥合这一鸿沟。PCSFT用于实现从神经网络的经典“振荡认知”向决策类量子建模的跨越。本项工作中,研究人员攻克了该体系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经典网络生成纠缠态的类量子建模,即“意识纠缠”。该团队首先采用基于算子代数的观测纠缠方法,通过描述局部可观测量在QL态空间中构建张量积结构;其次应用标准态纠缠理论,阐释大脑空间分离网络产生纠缠的机制;最后探讨了未来采用脑电图/脑磁图技术检测意识纠缠的实验可行性。
提交arXiv: 2025-09-17 19:10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