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振驱动量子比特-腔体系统的有效哈密顿量

对驱动光-物质相互作用的精确建模在量子技术中至关重要——天然与人工原子被用于存储和处理量子信息、介导玻色模式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实现非线性操作。然而,在多频驱动系统中,理论描述变得极具挑战性,现有模型均无法定量复现实验数据。该研究团队通过推导保留慢旋转项的有效哈密顿量,建立了可跨平台精确描述驱动动力学的通用框架。作为具体应用,研究人员在电路量子电动力学体系中验证了该理论:该模型不仅定量复现了实验测量的交流斯塔克位移,还捕捉到双模压缩和分束等关键相互作用。该工作成果为量子信息处理平台中的驱动相互作用设计提供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工具。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