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偶极二元凝聚体中极化控制图案形成

该研究团队通过调节极化角和阱纵横比,研究了反平行双组分偶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非平衡图案形成现象。主要发现包括: 1. 在有限倾斜角下,凝聚体呈现条纹序态; 2. 当角度突降至零时,会触发roton辅助的蘑菇状波纹,破坏平移序并驱动系统形成迷宫状纹理;而缓慢线性斜坡则产生长寿命弯曲条纹,最终演化为迷宫结构; 3. 粒子数不平衡显著影响演化过程:少数组分优先碎裂成稳定液滴阵列,而多数组分保持相对弥散态; 4. 一旦形成,液滴晶体在极化滞后作用下具有强鲁棒性,其形状变化高度可逆且晶格拓扑结构保持不变; 5. 阱纵横比同时调控初始条纹数量和失稳时间尺度,更强的轴向约束会加速波纹形成并产生更致密的晚期迷宫结构。 所有现象均出现在准二维平均场区域内,其中超越平均场的修正可忽略。因此,所报道的液滴在自由空间中不具备自束缚特性。观测到的纹理形态(如条纹、弯曲条纹和迷宫结构)与中子星和超新星物质中核“面食”形态(棒状和板状)的分类学和失稳路径高度吻合,这凸显了极化角、阱几何结构和粒子数不平衡作为实验可调控参数,对偶极混合物图案选择与引导的重要作用。
作者所在地: VIP可见
作者单位: VIP可见
页数/图表: 登录可见
提交arXiv: 2025-11-04 12:06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