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面向容错量子存储器的高效高度并行QCCD架构协同设计方案

模块化囚禁离子量子计算硬件(QCCD)需要通过离子穿梭操作来维持全局互联性。每个模块或离子阱一次仅能执行单一操作,导致阱内并行度较低,但独立阱间的操作不受限制,可实现高度阱间并行化。与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不同,QCCD的设计空间具有较高灵活性,可突破现有网格架构的局限。当前基于网格的架构严重制约了HGP码和BB码等高效率编码的性能——频繁的阱间“路障”迫使操作串行化,破坏了这些编码的固有并行性。事实上,多数此类编码具有高度可并行化特性,这意味着通过优化硬件布局与匹配软件调度,可显著降低执行延迟。更快的执行速度进而能减少退相干和热噪声导致的误差累积,最终提升编码在实际硬件上的表现。 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旋风”(Cyclone)系统,采用环形软硬件协同设计取代传统二维网格结构。这种灵活的环状拓扑结构使辅助量子比特保持同步移动,彻底消除了路障现象,限制了总移动距离,并实现了高度并行化,使执行速度提升达4倍。对于HGP码,Cyclone将逻辑错误率降低了2个数量级;对BB码的改进更达到3个数量级。空间维度上,该系统将所需离子阱和辅助量子比特数量减少一半。与传统二维QCCD架构相比,整体时空性能提升高达20倍,证明了Cyclone作为可扩展高效替代方案的优越性。

作者所在地: VIP可见
作者单位: VIP可见
提交arXiv: 2025-11-19 22:26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