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向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磁振子流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项关于钇铁石榴石薄膜中角度依赖磁振子参量泵浦的理论与实验联合研究,重点探究如何将参量注入的磁振子转移至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频谱最小值区域。通过经典哈密顿量形式体系,研究人员分析了参量不稳定性的阈值条件与微波泵浦场和外加磁场夹角的关系,完整追踪了平行泵浦与横向泵浦之间的连续转变过程。 研究还阐释了两种相互竞争的四磁振子散射机制:适用于所有磁场值的分步式科尔莫戈罗夫-扎哈罗夫级联过程,以及能在特定泵浦角度和满足守恒定律的磁场区域内,以更高效率直接将磁振子转移至最低能态的单步动力学不稳定性机制。实验方面,该工作结合微聚焦布里渊光散射光谱与矢量磁体系统,实现了可控泵浦角度下磁振子布居频谱的角分辨测绘。研究发现,虽然横向泵浦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阈值,但在频谱最小值处产生的布居强度显著优于平行泵浦。这一现象证实了在上述条件下,动力学不稳定性通道对磁振子向频谱最小值转移起主导作用。 这些成果揭示了泵浦几何构型对磁振子分布的关键调控作用,为优化磁振子向凝聚体的输运通量提供了指导原则,从而推动了磁性绝缘体中磁振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可控性研究。
作者所在地: VIP可见
作者单位: VIP可见
提交arXiv: 2025-11-06 14:13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