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通量下超纠缠贝尔态的生成与检测
该研究团队展示了利用在偏振和时间-能量两个维度上具有量子关联的宽带超纠缠双光子,实现超高通量偏振贝尔态的生成与检测。偏振贝尔态是两态纠缠最基本的形式,也是量子通信与传感协议的核心组件。因此,高速产生、处理和检测偏振贝尔态对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所有采用偏振纠缠光子的方案都存在固有低速缺陷——这主要源于光电探测器(光电倍增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等)仅能处理每秒10^6-7量级光子,而光源(若设计得当)可轻松产生每秒10^10-13甚至更高量级光子。通过采用非线性干涉测量法对双光子进行物理检测,该工作彻底突破了这一检测瓶颈。研究人员利用广义双偏振SU(1,1)干涉仪,以每秒约5×10^11光子的通量实现了所有三重态贝尔态的生成、操控及测量,将量子处理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了超过5个数量级。
量科快讯
【牛津大学开设量子技术理学硕士课程 首批有29名学生入学】英国牛津大学新开设的量子技术理学硕士课程已于近日正式启动。首批有29名学生入学,他们将率先受益于这一面向快速发展的量子技术领域的跨学科培训课…
7 小时前
1 天前
2 天前
2 天前
2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