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y:FIDO2 中后量子密码学的实现和性能研究

认证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费尔南多·科尔巴托首次提出基于密码的认证以来已历经重大演进。2013年,FIDO联盟提出采用安全硬件进行认证,由此开启了无密码认证时代的里程碑[1]。基于持有因素的无密码认证通常依赖硬件加密方案,其中FIDO2作为W3C网络认证标准与FIDO联盟客户端至认证器协议的融合体,已成为行业广泛采用的安全无密码认证标准[2]。但现行FIDO2标准使用的ECDSA-SHA256(ES256)、RSA-SHA256(RS256)等经典加密签名算法,使其面临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攻击风险[3]。该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晶格模块的数字签名算法(ML-DSA)——以Crystals-Dilithium为后量子密码签名标准在FIDO2中的应用潜力,通过与传统算法密钥的对比,着重分析其性能与安全性表现。

作者所在地: VIP可见
作者单位: VIP可见
提交arXiv: 2025-10-24 03:30

量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