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荧光的非厄米量子比特的同调测量
通过三能级系统的后选择过程,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一种两能级非厄米特量子比特的制备。该后选择程序通过舍弃向基态流形的量子跃迁,同时保留第一和第二激发态流形中的激发态,有效生成了具有PT对称性的非厄米特量子比特。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对该非厄米特量子比特进行连续零差测量,并系统分析了后选择引入的衰变与测量反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将测量轨迹获得的系综平均动力学与刘维尔平均结果进行对比,该团队建立了描述后选择非厄米特量子比特的无跳跃随机微分方程,证明在远离刘维尔异常点(EP)的驱动强度下,其系综平均动力学与跳跃更新的后选择演化结果一致。在异常点附近出现的偏差程度则高度依赖于驱动场的特性,这种差异源于测量反作用与后选择引入的非厄米特衰变之间的协同效应。此外,通过量子轨迹框架下的路径积分表述对作用量求极值,该研究确定了非厄米特量子比特的最优演化路径。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测量反作用与非厄米特动力学如何共同影响开放量子系统的瞬态行为,并为异常点附近量子比特的可控操纵提供了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