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量子软件栈:连接终端用户、整合多元量子技术、加速高性能计算
量子计算在硬件和算法领域正快速发展,但要实现广泛可及性,需要一套全面、高效、统一的软件栈。这种软件栈必须灵活适配多样化的硬件和持续演进的算法,为专家与非专家提供易用的编程模型,动态管理资源,并与经典高性能计算(HPC)无缝集成。尽管已提出众多方案,但现有实现很少能完整支持量子系统作为加速器参与的混合工作流——无论松耦合还是紧耦合场景。该研究团队推出的“慕尼黑量子软件栈”(MQSS)是一个模块化、开源且社区驱动的混合量子-经典计算生态系统。MQSS采用多层架构,可在异构量子后端执行高层应用,并协调其与经典计算负载的耦合。其核心组件包括:支持主流框架与新编程范式的前端适配器、HPC集成调度器、基于MLIR的高效编译器,以及标准化的硬件抽象层“量子设备管理接口”(QDMI)。虽然仍在积极开发中,MQSS已具备成熟理念和开源组件,为构建稳健的量子计算软件栈奠定基础,其前瞻性设计兼容容错量子计算需求,包括多样化量子比特编码和电路中途测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