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优化错误预算分布来改进容错量子计算的硬件需求
尽管近年来量子计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量子硬件易受误差影响,执行实际问题的量子线路仍面临挑战。因此,量子纠错技术变得至关重要,但会带来量子比特数量和执行时间的大幅增加(通常达数量级)。显然,必须降低这些开销。鉴于许多量子应用能容忍一定噪声,终端用户可提供最大容错阈值——误差预算,供编译和执行阶段考量。该误差预算(或其分配方式)可成为降低开销的关键因素。 从概念上讲,经过纠错的量子线路可分为具有特定功能的不同模块。误差可能发生于任何模块,其累计值将构成前述误差预算。但如何在这些模块间分配预算,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自由度。该工作的核心思想是:某些模块能比其他模块更高效地补偿误差。因此,这些模块应承担更多预算份额,而补偿成本较高的模块则分配较少。然而,这带来了寻找最优分配方案的挑战。 研究团队不仅提出了误差预算分配的通用准则,还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在累积数据集上训练模型,自动为任意量子线路确定资源高效的预算分配方案。通过分析模型对未见数据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超过75%的测试量子线路实现了时空成本降低(包含无改善案例),平均降幅达15.6%,最大降幅达77.7%。
